日前,“搶工長平臺”簽約工長人數已破萬。如果每個工長一年接5單,平臺每年可能產生5萬單。而在早些時候,土巴兔CEO王國彬表示,平臺上每天裝修施工請求訂單大概2萬個左右。通過數據簡單的說,這樣的簽單高效聚集效應才是“互聯網+ 家裝 ”模式。
近日有人說,原先的互聯網信息平臺都進軍 家裝 市場了。傳統 家裝 企業又會作何反應?
互聯網公司為何“+ 家裝 ”?
樂居和搜房“+ 家裝 ”的背后,是兩家從房產出發的互聯網企業,意欲覆蓋買、賣、租房及裝修一條龍服務的野心。比如:找樂居買房,就可能引流到裝修、最后到出租。而裝修是可以把新房、二手房、 家居 各大業務板塊串聯起來的點。
當然,互聯網公司還要打造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整合用戶買房、裝修、租房、賣房的需求。換句話說,就是從一家互聯網信息平臺公司向電商轉型。比如:搜房以買、賣、租房為主,成立 家居 電商平臺就可以為前面的這些主要業務服務。
作為互聯網企業,土巴兔多年深耕裝修市場,今年開始發力,不斷擴張產業鏈,包括:特賣商城、裝修貸等。而多年下來積攢的大量精準用戶,已經能夠很好的被引流到產業鏈上消費。
做直營?還是做平臺?
樂居控股是房地產O2O整合服務平臺,被易居拆分上市。而易居中國已將重點轉至“互聯網”,所以不難理解,樂居目的是效仿搜房網做大估值。
然而,面對從互聯網出發、給消費者提供 家裝 服務這一相同的課題,很多互聯網 家裝 平臺困難重重。消費者更愿意直接通過網絡找裝修公司,這也正是土巴兔最早連接裝修公司的模式根源。互聯網正在深度改變每一個垂直行業。用王國彬的話說, 家裝 O2O要有效發揮互聯網的功效。什么功效呢?核心就是“鏈接”。比如:縮短供需雙方連接路徑,精準鏈接客戶,提高推廣效率,降低營銷成本,提供監督和第三方監理保障等等。
目前,消費者找裝修就通過土巴兔平臺發標,買 家居 、建材就在特賣商城,再加上線上品牌推廣,這三部分業務,構成了土巴兔的業務體系、未來土巴兔很有可能進一步繼續拓寬模式,直至打造出一個龐大的 家裝 生態圈,鞏固互聯網 家裝 第一品牌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