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份,國資委在部署中央企業改革三年行動工作中,強調加快剝離非主營業務。兩會期間,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圍繞如何提振實體經濟,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等話題建言獻策。
喜臨門作為床墊行業這一實體經濟中的龍頭企業,有責任緊跟政策步伐,積極調整企業結構,優化資產配置,聚焦床墊主營業務以取得長足發展。從其3月9日發布的2020年報數據來看,喜臨門正在這樣做。
剝離不是目的,聚焦主營業務凸顯品牌價值才是
2020年12月29日,喜臨門(603008.SH)擬將全資子公司浙江晟喜華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60%的股權轉讓給嵐越影視,宣告正式剝離影視業務。剝離之前,喜臨門影視業務表現如何?
梳理喜臨門近三年的年報數據,其影視業務的營業收入近三年處于穩定上升態勢,并且,2020年影視業務的毛利率比上年增加了15.23個百分點,并非外界猜測的連續虧損。但同時,喜臨門近三年的業務重心確實一直在往零售自主品牌業務上遷移,從2018年的48%上升至2020年的55%。

并且,從喜臨門近幾年主營業務的研發能力來看,其已具備了相當的競爭優勢。數據顯示,2015-2020年間,喜臨門研發費用總額高達4.6億元,研發費用占比均值2.24%。在專利方面,截至2020年末,喜臨門獲有效專利640項,其中國內專利624項,國際專利16項。
所以,剝離影視業務對喜臨門最核心的影響,在于其可以集中全部優勢資源聚焦主業發展,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財力用于床墊產品的技術研發團隊建設、智能制造升級、渠道拓廣等,進一步將床墊主業做大做強。這也促使喜臨門加速實現沖擊全球床墊第一品牌的目標,助力其品牌實力和價值實現質的飛躍。
剝離后影響初顯:Q4利潤增速43.34%
2020年受疫情影響,一季度床墊市場需求短期內受到抑制,但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線上創新營銷方式出現,床墊市場快速回暖。這在喜臨門2020年的單季度營收增速分析中,表現明顯。
根據年報數據分析,喜臨門2020年Q1至Q4的單季度收入增速分別是-13.58%、3.98%、12.78%和42.80%。與此同時,從歸母凈利潤的增速情況來看,Q1至Q4的單季歸母凈利潤增速分別是-331.38%、-25.32%、2.47%和43.34%,且整體扣非凈利潤較2019年同比增長18.35%。

喜臨門Q4的經營業績表現亮眼,營收水平和歸母凈利潤水平均實現了年內的突破性增長。并且,單看Q4的單季營收高達21.70億元,同比增長高達42.80%;歸母凈利潤為1.33億元,同比高增43.34%;而扣非歸母凈利潤則達到了1.46億元,同比增長了15.32倍。
Q4季度正值喜臨門剝離影視業務的時期,恰逢雙11、蜜月大促等關鍵節點。剝離影視業務后的喜臨門,有更加充足的財力、人力、物力資源,用于床墊產品的線上線下聯動營銷。最終創下了2020年雙11全網銷額7.2億元,天貓、京東、蘇寧等主流電商平臺床墊品牌第一的佳績。
正如2021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的,依靠創新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喜臨門這樣的床墊行業龍頭更需要聚焦主營業務,重視技術創新的同時,敏銳捕捉市場需求變化,提升主營業務的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在成為全球床墊第一品牌的道路上走得更扎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