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在格力院士工作站揭牌儀式期間表示,格力電器2018年銷售收入沖擊2000億元的目標不變。會后,就格力關聯企業銀隆南京項目最近一度被封事件,董明珠向第一財經記者回應說,該事件不會影響銀隆的發展。
此前,銀隆南京項目因工程欠款,被起訴,一度被法院查封。對此,董明珠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回應說,“企業與企業之間肯定有這樣那樣不認可的地方,比如質量問題,這很正常的。但在處理過程中,在互相討論、爭論過程中,(江蘇)高院出了這個事,讓我們沒想到,當然它自己也很快撤回。我相信,這件事不影響銀隆的發展。銀隆不會收縮投資,我對(銀隆的)前景充滿信心,因為首先它的蓄能技術就在那里”。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新能源行業分析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新能源汽車行業,因為下游拖欠貨款厲害,上游預付款也很多,所以資金緊張。尤其是擴張較快的企業如沃特瑪等,都在收縮調整。此外,政府補貼減少,是造成新能源汽車行業困境的另一個重要原因。補貼降低,賣電動車很難賺錢,而前期研發投入大,所以新能源汽車企業活得比較困難。
記者采訪了解到,銀隆的技術路線是鈦酸鋰電池,因為電池密度較低,更難拿到政府補貼。沃特瑪曾經向銀隆提供磷酸鋰電池,但因為銀隆還有沃特瑪的欠款,所以沃特瑪不一定會再向銀隆供貨。
上述分析師稱,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集中度在提高,新能源客車市場在萎縮,所以新能源汽車的產能需要消化。新能源汽車企業通過追債、追應收款,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喘息過來。
近日,格力在杭州的一家中央空調三級經銷商卷款跑路,也備受關注。董明珠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跟格力電器一點關系都沒有。但她沒有作出更多解釋。
當天,有12000名研發人員的格力電器(000651.SZ)正式成立兩個院士工作站。其中,與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江億成立建筑節能院士工作站;與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饒芳權成立電機與控制院士工作站。
談及院士工作站的研究方向,饒芳權透露他將與格力電器聯手一起研究伺服電機。他的研究方向是電機和控制,與伺服電機緊密相關。未來機器人將代替一部分人力,而伺服電機是機器人的關鍵部件。格力超越空調范圍,向機器人方向發展,希望它在空調以外的其他領域也實現世界領先。
江億認為,空調行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一是隨著氣候變暖,空調的需求量繼續增加;二是北方清潔取暖,市場比空調制冷市場還大;三是中國能源結構調整,空調如何幫電網削峰填谷是大課題。氣候變暖、清潔采暖、能源革命都有大機會,院士工作站的建筑節能研究將抓住這些時會。
“2018年時間過半,2017年我們(格力電器)的銷售收入達到1500億元,2018年我們2000億的目標不變”,董明珠表示,不會只追求銷售額增長的目標。人才培養、技術創新,有了這兩點支撐,未來的發展空間就會很大。格力電器已經不是單純的空調企業,變為多元化的工業集團,支撐技術的發展迫在眉睫,未來可能還會成立其他院士工作站。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格力電器近日把全國各大片區的銷售分公司負責人都召集回總部開會,總結2018冷年(7月31日結束)的情況,展望2019冷年的規劃。
2018年格力電器沖擊2000億元的銷售收入目標,八成的重任在主力產業空調上,而上半年格力空調業務實現穩健增長,下半年空調業務將繼續為格力實現2000億目標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