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活動主展“巖中花樹”的組織者、嘉賓、藝術家及科學支持人員
近日,“景天下”公司在今日美術館22院街由王野先生負責組織策劃了一次以“微園藝、輕科技、簡藝術”為目標的智能復合微景觀創作實驗活動,這是一場聚集了藝術家、園藝家和科技人員的針對城市和 家居 生態景觀的跨界融合思考與創作實踐。
據悉,“景天下”公司計劃將其做成系列實驗活動,“首演”就是結合了劉冠副教授于7月9日在今日美術館所策展的“巖中花樹”主題藝術展,活動的部分實驗成果作為該主展的室外部分,通過對實驗成果的逐漸完善,進而推動相關產品的產業化進程。
這次展覽及實驗活動不僅獲得了二十二院街藝術區及今日美術館在各個方面的鼎力支持,同時更有藝術家朱青生教授領銜的多位藝術家攜高質量的作品參展,堪稱當代藝術盛宴。朱教授的作品以“自然雕塑”和“微園”的概念引發觀眾對當下社會環境發展進行思考,并為日趨擁擠和黯淡的都市生活帶來一抹詩意的綠色。另兩位藝術家陳寶國、史鐘穎老師亦帶來了先鋒力作。
“景天下”公司是一家集團化發展的生態環境建設公司,近年來致力于創新型、復合化的生態園藝產品研發,同時開始重視城市景觀的人文思考。此次推出的微園景觀展品正是受朱教授的藝術理念影響,進而又將藝術、園藝、科技綜合的融合在一個作品中,發起了在“互聯網+”乃至“智慧+”時代,城市公共景觀和 家居 景觀設施究竟應該以什么樣的形態和方式呈現的深入探索。
▲“景天下”公司展品1(領銜設計師:劉冠;圖中雕塑作者:史鐘穎)
策劃人王野先生通過對公司多年生態景觀建設經驗的總結,提出了以“微園藝、輕科技、簡藝術”為目標,將綜合三者的“化學合力”作用于一個裝置、一個產品中,形成“智能復合微景”的產品概念。這個目標和理念使這場聯合創作試驗活動更有針對性,令其更易落地實操,接近社會應用。活動力邀劉冠副教授負責領銜設計了這2座實驗性微園景觀裝置,由歐李科先生設計了自動化控制系統,由大庫(北京)裝飾藝術設計有限公司負責制作完成。
▲“景天下”公司展品2(領銜設計師:劉冠)
“景天下”公司負責人李女士在活動開幕式的發言中簡要闡述了“微園藝、輕科技、簡藝術”目標的涵意:
微園藝:暫時定義它為小尺度且自成系統的園藝念,并可以集成到城市公共設施、 家居 設施等上面,并最終可形成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園藝體系。
輕科技:這里概括它為方便的科技、人性的科技、低成本的科技,是能快速落地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親民小科技。
簡藝術:在此的限定就是簡單好懂的藝術,通俗的藝術,大眾的藝術。
“景天下”公司還有一個更加震撼的3號展品目前還在制做中。由于時間等原因,本次活動旨在展示試驗和思考過程,公司會結合體驗者的意見在后續活動中不斷進行完善和升級。本次系列實驗活動之二計劃將繼續在“景天下”公司昌平苗圃基地進行,屆時“景天下”公司會再做一些綜合藝術、科技、園藝與城市公共設施和 家居 設施相結合的試驗與創作完善工作,同時又會將一些更先進的生態理念綜合進去,將復合化創作試驗升級,并會組織一些高質量的相關專家學術研討會等活動。希望借助這一系列活動能為未來的城市和 家居 生態景觀及設施創作帶來有價值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