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將全面實施“中國制造2025”。家電業作為中國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大家電企業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創新和改革。國家用電器協會理事長姜風表示,中國家電業的制造能力高于中國整體制造業的平均水平,這源自家電企業對研發、創新、裝備等各方面的投入,在“十二五”時期,家電業涌現出大量科技創新成果,科技成果含金量持續上升,其中,國內龍頭企業成為技術進步的中堅力量。創維作為國內家電企業巨頭,早在四年前正式啟動多元化、國際化、智能化的戰略布局。創維集團副總裁劉棠枝表示,在中國內地彩電市場進入高端產品及內容服務的競爭階段后,創維已成功向銷售智能化產品轉型。
技術創新走在智能化變革前沿
“2025戰略”被稱為中國版工業4.0的規劃,工業4.0最開始是德國提出來的,本質就是產品要智能化,制造要智能化。智能化作為創維集團發展戰略之一,目前創維已經成功向銷售智能化產品轉型,并落實智慧家庭戰略。創維集團總裁楊東文曾表示,創維智能電視將作為開放的系統,接納上下游硬件廠商的接入,共同打造和建立基于電視入口的智能 家居 生態。
目前,創維智能電視已成功推出了64位的智能電視操作系統酷開5.0,打造了中國首個極客生態內容平臺。智能化變革成為制造業的轉型核心,以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現代制造業融合創新的“互聯網+”新業態,為家電制造業孕育了產業智能化、打造新的產業增長點提供支撐。通過不斷與優秀的內容供應商合作,創維為消費者提供了涵蓋游戲、影視、音樂、教育、健康、旅游等方面的內容和應用,其中僅影視和音樂就有過萬的內容數量。在此基礎上,創維也在2015年正式啟動智能空調、冰箱等產業鏈的布局,加速升級白電產品,創維加大智能互聯互通產品的研發和投入,擴大基于酷開智能系統的智慧 家居 硬件數量。
智能化改革在“中國制造2025戰略”提出下,引起國內制造業重視,同時也引起境外媒體的高度關注。英國金融時報網2月26日發表題為《“中國制造2025”走向成功的關鍵》的文章,指出中國是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已在經濟上領跑全球,然而這種優勢地位仍主要建立在數量基礎上,中國必須提高自身的技術能力,且越快越好。在彩電領域,硬件技術是未來彩電行業的發展方向,創維深諳行業發展趨勢,硬件技術是創維一直以來遵循的道路。通過持續不斷的技術創新和產業鏈資源整合方面的強大功底,創維于2015年8月在全球率先量產4K OLED有機電視,其卓越的畫質與過硬的質量,使得創維迅速占領彩電市場的最前沿。創維以制造業起家、以創新著稱,近年來聚焦自主創新和產業結構調整,持續向智能制造不斷推進。
“機器人”戰略開創自動化新紀元
在專注彩電制造業的技術研發的基礎下,創維集團近年來更是不斷加快創新步伐,大力發展生產制造自動化。根據德國工業4.0的啟示,工廠自動化、無人化生產成為制造業發展的大趨勢。早在2012年,創維高層領導便對此高度重視,通過深入研究與探索,提出實施“機器人”戰略。在自動化的道路上,創維不斷摸索、創新,通過自主研發、合作開發與引進相結合的方式,創造出一批批適用于電視機生產線的機器人設備,填補了家電行業自動化設備的空白。三年來,創維電視制造總部研發出大量行業首創的應用工業機器人,取得相關發明專利逾百件。其中機器人密度(每萬人的機器人保有量) 在200臺以上,基本達到世界發達國家水平。
創維所開發的大多數自動化設備均屬行業首創。2014年12月,家電行業第一條全自動機芯生產線在創維正式投產,標志著創維自動化進程進入新的里程碑。截至2015年5月,創維制造總部通過自動化進程累計為企業節省1900名作業人員和20%的人工成本,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在自動化方面的創維提前儲備為其贏得了制造轉型的主動權,在智能制造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也引起了工信部的高度關注。2015年7月,創維成功入選國家首批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承擔起“以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為代表的離散制造試點示范”的重要任務。
創維將自身經驗與國家戰略相結合,推出了彩電智能制造實施策略,欲通過持續改進,實現企業設計、工藝、制造、管理、監測、物流等環節的集成優化,采用網絡化技術、大數據技術實現企業智能管理與決策,全面提升企業的資源配置優化、操作自動化、實時在線優化、生產管理精細化和智能決策科學化水平。
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也是“中國制造2025”戰略實施的頭年,智能制造、優質制造成為制造業發展的重大趨勢。科技創新作為實現優質制造的驅動力,創維將繼續把握科技創新及未來技術發展方向,讓中國質量成為中國家電、中國制造走向全球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