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是修是換兩為難 小家電何時走出維修難困境
低價血拼引銷售高潮 后期售后竟無人關注
前幾天,家里服役期內的豆漿機突然罷工了,經過筆者反復的查看也沒有看出是哪里的毛病,才用了幾個月,扔了實在是可惜,于是只剩下維修一條路可行。可是找了半天售后服務,人家基本不管你的維修問題,所以只能自己找維修的師傅,不過高達200元的維修費用也是嚇壞了筆者,因為新的機器才花了400多元,維修點收取高昂費用的原因竟是零件難找、配件需定制等一系列的因素。
是修是換兩為難 小家電何時走出維修難困境
幾經周轉,最終機器還是扔在了角落里,這不禁引起筆者的反思,小家電方便、小巧受到不少消費者的青睞,但是像筆者這樣壞了維修成本太高,修舊的不如買新的,扔了又覺的可惜,回收渠道不暢等現象也是屢見不鮮,面對日益增長的小家電銷售,患“病”難“醫”成了制約其發展的原因,如何才能走出維修難的困境成了當下小家電產品最迫切解決的問題。
低價血拼引銷售高潮 后期售后竟無人關注
不少的消費者認為小家電“維修不值、回收便宜、扔掉浪費”,最重要的是維修成為了“雞肋”。不過這一類的事情雖然是不良商家為獲取暴利而引起的,但是也存在用戶自身消費不謹慎的因素。對于小家電來說大部分人想到的就是便宜,它不像洗衣機、冰箱等大件動輒成千上萬,幾百元就可以買到一臺,而且機身小巧使用方便,不僅在超市、賣場可以輕松買到,在網購平臺上更比比皆是。
小家電產品在超市隨處可見
就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狂歡購物節,諸如豆漿機、面包機、酸奶機、掛燙機等均有折扣優惠,更有甚者一臺機器只售幾十元,不少的用戶因為價格因素開始血拼,然而在貪圖價格優惠的血拼過后,實際生活的體驗也是少之又少,而當在放置一段時間后,不少的產品因為質量的因素已經無法使用,筆者身邊的朋友就有這樣的購物體驗。
小家電產品線下購物狂歡
朋友因為價格便宜所以買了一臺榨汁機,原價1000多現價只需150元,買回來后使用了兩天感覺很好,但是因為工作忙就閑置了一個多月,當再次使用的時候,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根本無法正常使用,很多人都建議說聯系賣家返廠維修吧,可朋友卻說:只有150元,質量肯定好不到哪里,就不返廠了,多麻煩,損失150元也沒什么。
淘寶料理機排名 百元左右的銷量最高
筆者相信很多的用戶都存在這樣的想法,認為便宜的東西損失了就損失了,一點兒都不心疼,但是就是這樣的消費方式讓不少的商家抓住了商機,質量差但價格便宜的產品銷量猛增,讓我們的生活中充斥了各種各樣的劣質產品。而且壞了就扔不聯系賣家維修,也讓不少的賣家忽略了自身產品維修的問題,既然沒有買家維修,省去售后服務也節省了不少的運營成本。正是這種低價購買,而很少有人后期維修的因素,導致不少小家電維修難,用戶體驗差,這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也縱容了那些質量不過關的企業。
小家電市場極不規范 維修成為雞肋
小家電維修不劃算的說法由來已久,不少的用戶采用扔掉或者閑置的方式處理那些仍在服役期內,但無法正常使用的小家電產品,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小家電市場維修難的囧境呢?
小家電市場極不規范 維修率居高不下
小家電市場價格低利潤高,吸引了一大批的商家涌入這個行業,魚龍混雜的市場導致整個行業亂象叢生。而且小家電不像大型家電那樣要求很高的技術含量,只需投入少量的資金就可以收到更高的回報,使得這個行業門檻較低。更有甚者打著創意、外貿的旗號,貼牌銷售,以低價騙取消費者的信任,其質量根本不過關,導致維修率居高不下。
不規范的小家電市場很多產品質量不過關
缺乏統一的規范標準,也讓小家電市場存在很多“渾水摸魚”者,它不像空氣凈化器一樣有統一的國標限制,這樣很多以賺錢為目的的廠商參與其中,只是會宣稱質量好、用的時間長等,而談到售后服務時,多數的商家選擇避而不談。
無法維修的產品只能報廢
產品更新太快 質檢、維修跟不上腳步
除了本身質量的問題,產品自身更新太快也存在著一部分的原因,因為技術簡單回報率較高,所以不少的商家愿意推出更多的新品來迎合消費者的購買習慣,往往因為生產速度快、更新率高,所以產品質量把關無法做到全面,同時,更新周期變短,使得消費者剛剛買到的產品就成了過時貨,不僅返廠難,連維修的零件都已經下架,根本無法實現正常的維修、保養。
產品維修零件問題很難解決
全國維修網絡雖好 但是小家電廠商很難實現
“如果有全國的維修站點多好”,這是很多消費者的愿景,但是對于現階段的小家電市場來說,很難實現,先不說這個維修網絡的運行成本,最主要的小家電維修師傅就很難找到,因為維修利潤低,不少消費者因怕麻煩、維權難等因素影響,很多人不愿意從事小家電維修這個行業。對于廠商來說,小家電本來就是投入少、成效快的行業,如果前期投入太大,又有多少的品牌愿意去做呢?
家電維修市場 不能修不敢修愈發嚴重
智能化時代 軟件比硬件更難修
智能時代的來臨,小家電產品也加入到了智能行列,原本便捷、實用的小玩意兒,也變得高大上起來。“遠程操控家電”似乎變成了一種時尚,只有家中有wifi,智能小家電就可以連接上網,使用體驗雖然升級了,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功能越多,下崗越快是現在很多小家電產品的現象。軟件失靈不同于硬件的損壞,硬件我們可以找相同或相似的零件替換,雖然與原配產品有所不同,但是至少還可以使用,與普通的小家電產品相比,這些智能小家電一旦軟件失靈,在市場上很難找到兼容的應用系統或是軟件,大多數產品只能走上報廢的道路。
很多小家電產品可以用手機控制
小家電維修游擊隊 維修售后不敢恭維
由于小家電購買成本比較低,所以維修利潤也遠遠低于大家電產品,導致很多的家電維修人員不愿意進行小家電維修的工作。這也給不少的人員提供了“副業”,打著特約授權、指定維修等旗號進行非正規的黑維修,只需一部電話即可招攬生意,并使用劣質材料或廢舊材料進行上門維修服務,當時是修好了,但是過不了幾天問題就又會出現,主要是高昂的費用也讓筆者不敢恭維。
買新機需謹慎以免上當受騙
以舊換新套路多 剛買的機器到底是新還是舊
小家電市場的維修難問題日漸顯著,所以也滋生了另外一個行業---以舊換新。國家目前尚無針對廢舊小家電的回收處理出臺具體政策,而對于一些正規回收處理企業而言,小家電處理成本高、利潤低,所以很多的大廠商并不愿意回收。不過一些不良商家認準了這一“賺錢”行業,將廢舊的小家電回收,并進行簡單改造,然后以新品發售的緣由繼續出售,成本投入少,技術不用變動,高昂的售價也讓其賺的盆滿缽滿,不過苦的還是消費者,因為高價格買回來的產品根本不知道是新還是舊。
海淘產品也有水土不服 國內無法維修
小家電產品國內維修難,但是國外的產品維修又是什么樣呢?隨著海淘的日益盛行,不少人已經不滿足國內產品帶來的體驗,開始選擇國外的小家電產品。其實進口小家電并非都是精品,售后服務也難以保障。大家不遠萬里、不惜花高價淘到的洋家電也有“水土不服”的癥狀,售后服務有時候會給海淘一族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
小家電產品搶購
“在日本買的電飯煲,大家知道在哪里修嗎?”朋友圈常常會有類似的信息,而且這樣的信息還會引起不少消費者的共鳴。然而海淘商品根本不納入國內維修站點的保修范圍,因為很多零件或者內部設計是不一樣的,在中國可能沒法修理,即使修理也要支付很大的一筆費用。
海淘產品在國內無法維修
如果想要返廠維修那就更麻煩了,首先廠商需要進行相關的檢測,確認產品的故障原因,如果經檢測是產品質量原因導致的故障,將免費負責維修,如果是人為使用不當導致的故障,消費者將支付維修費用。當然如果將產品郵寄到原產國維修,國際運費的支出也是一筆不小的花費。
海淘家電需謹慎
有關進口小家電產品售后問題日趨嚴重,對此維修難題筆者建議:很多海淘的小家電產品打著智能化的旗號,消費者自身應理性考慮使用需求,不要盲目跟風選擇高檔的進口產品。如果確實需要海淘產品,應提前了解售后服務流程,明確該商品在國內的適用條件和相關售后維修服務,還應索要保修卡和購物票據。
多方面共同努力 解決小家電維修難問題
解決小家電產品維修難的困境已經迫在眉睫,筆者認為很多家庭閑置的小家電產品都能擺滿一桌子,并不是不想修,而是覺得劃不來,要么無配件、要么價格高、要么根本找不到相應的維修點。難道小家電維修市場真的空缺嗎?如何打破無法維修、不能維修的局面呢?
首先,國家應該出臺相關的國標政策,抑制不良廠商“渾水摸魚”的現象,注重產品質量問題,從根源上解決小家電維修難題。電器產品的質量問題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必須要做好品控、扶優汰劣,才能升級消費,這一點應該成為家電企業和銷售平臺的共同認識。小家電廠商需要對此有清醒的認識,不能單純被動接受來自監管部門和銷售平臺的壓力,而應當自覺扭轉忽視質量的觀念,將生產高品質產品作為發展的核心和重點。
小家電售后服務標準化研討會(圖片源于網絡)
接著,就是售后服務問題,有句話說的好“服務才是產業發展生存之道”,不要一說到售后服務就閉口不談,做好售后的服務無疑是為自己的品牌樹立形象。同時,廠家對新品購買的用戶可以附贈維修零件,解決后期因零件不全而造成的家電下崗現象。當然,家電維修人員的問題也需要解決,成立專業的維修團隊,對返廠故障家電進行維修或提供上門服務。值得注意的是,“互聯網+”風潮興起后,家電維修行業也從中受益。目前如蘇寧、京東、58到家等電商平臺都推出了自己的家電維修服務體系。在給消費者帶來更高效服務的同時,也給行業帶來了很好的品牌效應,對于家電維修行業規范發展起到了很好的帶動作用。
小家電產品選擇質量好的最重要
最后,小家電產品符合智能的發展潮流是好的方向,家電維修從之前的維修硬件升級到軟件的維修,隨著智能化的不斷深入,小家電維修行業的準入門檻將被提高,行業的原有經營模式將不可避免地面臨調整,優勝劣汰,一些產品不合格,質量不過關的產品將面臨淘汰,但是現在小家電產品還處于智能的發展初期,離人工智能還很遠,不要一味的追逐時尚的步伐,而放棄了最初的實用和便捷。
消費者注重的是小家電的使用體驗
小家電之所以出現維修難的問題,是政策、市場、廠商以及消費者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對于消費者自身而言,不應因為血拼購物而為自己埋下無后期服務的惡果,注重品牌、注重質量,放棄原有的低價消費模式,當然最重要的是要有維權意識,不要因為價格低就縱容質量不過關的企業招搖撞騙。相信在多方面的努力下,可以緩解小家電維修難的尷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