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國的人口紅利期已經消失殆盡,5年前國家放開了二胎政策,雖然開放了,但是效果完全出乎人們的預料。出于種種原因,想生的自然接著生,還有不想生的、不敢生的,尤其80后、90后的新生家庭,丁克生活成為了夫妻之間的一種默契,更別提還有一堆大齡青年在社會漂呢~
有人會說“這些關我什么事!”或許真的跟你的生活息息相關。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我國的每年出生人口數量已經連續很多年處于下降狀態。2019年我 國出生人口有1465萬人,相比2018年,竟減少58萬人,人口出生率僅僅為10.48‰。照這樣下去,老年人急劇增多,適齡勞動人口減少,對各個行業都會帶來深遠的影響。
這里先不討論大家為什么不生孩子,先從少子老齡化問題來說一說對家電行業會有哪些影響呢?
勞動人口劇減 工廠招工難上難
目前,歐洲已經出現了大批工廠招工難的問題,而國內情況也好不到哪去,不用說等到以后,目前來看工廠大批勞動人員流失加快,年輕人嫌累掙不到錢,再加上現在新媒體流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寧肯當網紅,也不愿意去工廠打工。適齡勞動人口的減少,會讓招工難問題越發明顯,企業也只能增加工資吸引勞動力,一來二去勞動成本增加勢必會轉嫁到商品價格上,以后的家電產品很可能會越來越貴。

勞動成本增加已經是各個企業不爭的事實,為了應對這個問題,想指望多生孩子是無濟于事。為了應對老齡化問題,日本正在加速人工智能機器人或者相應設備/系統的開發,最大程度應對社會人口的調整。國內廠家企業也在升級改造自動化生產線,企業對智能化生產的需求不斷攀升,工業機器人也逐漸成為了企業生產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家電行業競爭激烈 市場集中度更高
老齡化社會問題還直接影響到消費市場。以日本來說,長期低生育率導致的人口老化是日本經濟長期萎靡的主要原因,因為年輕人越少,創新能力逐漸缺失,社會越會趨于保守。年輕人創業少了,市場萎靡狀態將不斷持續。

家電市場可能也會面臨這樣的問題,各個產業已經過長期的發展處于成熟階段,家電市場發展平穩使得家電企業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人口規模決定了消費的潛力,狼多肉少引發消費結構變遷,購買家電這種耐用品將會導致企業之間出現“搶食”現象。
少了千千萬萬個家庭,也就少了千千萬萬款家電產品。家電企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深耕細分人群需求 定制化家電崛起
中國的人口危機可能會提前到來,因此相關機構已經在積極地采取措施了。但目前來看,企業需要更加細分人群需求,單身人士、母嬰、老年人等有望成為未來家電消費主力軍。
如果“三胎”政策放開,母嬰產品需求將會得到進一步提升,不少家電產品以母嬰、健康等功能為產品賣點。比如電視的防藍光、空調的健康送風、冰箱的健康除菌、洗衣機的健康分區、還有母嬰凈水、空凈等產品。

老齡化問題也會對家電企業提出更多要求,比如家電的AI功能,能夠提供智能化、人性化的服務。簡化家電使用操作,讓老年人一看就懂!完善企業售后服務體系,讓熱水器、燃氣灶等老大難的維修問題,從此不再有老人被坑騙。
綜上所述,人口問題關系到社會的方方面面,不是咱們這一張嘴就能解決的。不過先出個應急的法子,先從我自己做起,之前家里的冰箱、空調使用七八年都不換吧。為了促進家電消費,也別等十年八年了,真看不下去就加快換新!
適當改變一下自己的消費觀念,加快家電的更新消費,也讓家電企業享受一下手機企業的待遇。不過家電企業也該想想辦法,家電回收應該形成更加完善的體系,讓家電 “血液”循環更加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