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幸福感的主要來源,而多數人的家,卻變成了物質的堆砌,將靈魂擠出了門外,失去了家的本質。今天,就與星杰的資深設計師武延玲老師一起順著家的情感脈絡,看到家的靈魂本質。
這套案例的業主是一對高知夫婦,多年海外游歷經驗與自身的文化修養讓他們更重視精神生活領域的需求。初看這套房子的整體設計風格時,你根本不會想到業主夫婦已是退休年齡。正是通過設計師對整體空間做出的合理功能性規劃和全局把控,以不一樣的風格設計,打造了一個溫馨舒適的家,一個心靈棲息地、一個愛的歸宿。
01
情感共鳴,構思家的靈感
“只有自己熱愛生活,發現日常生活不經意的美,才能獲得設計靈感,給業主帶來不一樣的設計體驗。”設計師武延玲認為,“設計也是直接訴諸于人的情感體驗,這種情感體驗是以美感體驗為核心。在室內設計中如何表達人們的情感需求也是室內設計師的重要課題。”

早在交房前一年武老師與同樣熱愛生活的業主夫婦就一見如故,此后彼此用了半年的時間來仔細溝通空間布局、尺寸定位和色彩搭配。武延玲坦言很欣慰自己是一位女性,天生心思細膩和對色彩的敏感度,對生活追求完美,能讓設計呈現更多的溫馨質感,為業主締造更有品質的生活空間。

男主人是機械設計方面的高級教授,對設計細節和尺寸要求非常精細,女主人是一位極富生活情趣的老師,有著豐富的興趣愛好。他們或是為展現自身情趣,或是為回歸生活的本質,都對于這個用來養老的新家寄托無限的希望,因此設計師武延玲將情感需求作為對這套房子設計的歸宿點,營造出了一種關注人情感本身的意境表達。

細看整套房子內的設計,材質選擇、色彩搭配……每一個小細節都透露出設計師對于美感的把控。“居家就是以人為中心的,我的設計就是希望能給業主的居家生活帶來一些情感和感動。 能與業主進行溝通交流,這個過程是蠻享受的。”
02
物品完美搭配 讓空間充滿溫暖
“家是每一個人的生活容器,設計就是為每個人將這容器打造成最適合的樣子。”武老師說,“做設計前先看材料,把所有軟裝落實好后再最終確定我們全案設計,我希望客戶在和我們簽合同時候,是能夠明確知道未來的家是什么樣的,家中地板什么顏色,沙發什么式樣等等都能在我的設計方案里呈現出來。”

整屋的色彩女主人有自己構想,設計過程中為了確定一個材質的顏色,他們也會花大量的時間來溝通。雖然最終把整體色彩確定下來溝通了一個很長時間,但出來的整體效果與構想幾乎毫無偏差,完美呈現了這家該有的樣子。

地下室采用現代簡約風格,米色、灰色、深咖色的搭配非常大氣。五米多高的置物柜與開放式影音廳的電視背景墻相融合,擺滿了業主夫婦從各地帶回來的紀念品。一把橙咖色座椅成為了空間內的焦點。

一層開放式客廳與餐廳相連,摩洛哥風情的柜子與圓鏡帶來了復古的時髦意味,溫暖的壁爐也是設計師親自挑選。柜子里放置了業主夫婦的心愛之物,起到了很好的展示與收納作用。
在常規布局上,用動和靜來區分,動態區域里使用一些跳躍的色彩會讓這個空間更有活力。“因為空間的物品大都是沒有生命,沒有感性的。我們這些房子設計,不能只是通過一些好的物件來展示,還要將你的愛好、生活習慣也融入進去,那樣一個空間才會富有溫度,而不僅僅是冷冰冰的物件擺放。”
03
細節處理,滿足家的需要
室內設計的核心服務是“人”,但還有另外一個關鍵詞,就是“家”,“創造功能合理、舒適優美、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內環境”是武延玲老師給家下的定義,是家的靈魂所在。

▲地下層

地下層是業主夫婦的休閑娛樂區,原先的門廳被改造打通,顯得更為寬敞,后方的儲物室是設計師為了方便業主夫婦將出行的物品如雨傘、自行車等擺放在這里而特別設計的,提高了生活的便利性。
藝術角現在作為畫室是女主人獨享的興趣空間,是武延玲特別用來“留白”的區域,它隨著興趣的變化可以隨心所欲的調整用途開放式影音室地面被抬高,打造出分明的層次感。



▲地下室夾層
武老師了解到,別墅雖然只有業主夫婦兩人居住,女兒偶爾回來小住,但有一位住家保姆需要有個人的休息空間。因此利用層高的優勢設置了一個夾層,解決了保姆房的需求問題,同時形成了一個上下的對話區。

樓梯被改造調整,讓動線更為合理,同時擴大了使用空間。簡約透明玻璃護欄,讓整體的空間感更強,顯得更為通透。

▲一層
一層入戶門廳處同樣安排了一個儲物柜,方面業主夫婦晚間出外散步換鞋。整個開放式空間不管從材質還是色彩搭配上都非常的巧妙。


考慮到通透敞亮和窗外風景,武老師將兩只矮凳放置在窗邊,視覺上更為通透。窗簾、沙發、地毯在色彩上相互呼應,整體感非常強。藍色與黃色的撞色,帶來了活力。


看到客廳里沒有放電視,我感到很奇怪,武老師解釋說:“我覺得家是有很多因素組成的,除了個人以外,還有很多的環境去營造,比如說一個客廳、一個餐廳,它是怎樣讓家人一起共享?我們往往回家后都會先進自己的房間,如果在客廳還是看電視的話,說的話也會相應減少。所以我希望通過這樣的設計,給業主多營造一些家庭氛圍,讓他們在公共空間的時間多一點,有更多的溝通時間。”

餐廳的定制餐桌非常的簡約,線條感十足。一把藍色的餐椅與客廳的藍色沙發相輝映,隨處都能感受到家是一個整體,彼此都有關聯性。

男主人獨立使用的書房風格硬朗,極其符合他的個性。與書房相連有一個衣帽間用來儲物,未來如果書房調整成客房,也可以起到一個套房的作用。

▲二層
二層休息區,由主臥、女兒房和客房三個套間組成。考慮到女兒不常回家,武老師在空間分割布局上,考慮給夫婦倆的主臥套房更多的空間,滿足女主人需要一個大型衣帽間的需求。

這間敞開的步入式衣帽間與主臥空間相連,面積非常大,墻面上還設置了透明玻璃展示架,滿足女主人想要把心愛的包包放在里面展示的需求。燈帶運用讓這個展示區域更為顯眼。

武老師描述道,女主人是一位生活得非常精致的優雅女性,家中的擺設如同拍攝廣告片一樣,這也使得同樣追求細節的她更有動力設計好這套房子。
“我認為做設計師不僅僅是在做設計,可能要更多了解他的人生經歷。而我們每次遇到的業主都不一樣,所以每次都在挑戰,他會給你一種創新的感受,并促使我們不斷的學習。”武老師同樣延續著星杰的一貫理念,“一個設計作品要完美的落地,離不開施工與材料。設計做得再好,也需要好的工藝及材料的配合,才能呈現出最佳的效果。在這個過程中,對于細節的溝通是非常重要的。”

在設計中,武老師也非常注重居室空間的布局與使用功能的完美結合,摒棄掉過多繁雜的不必要的裝飾,使得空間的可用率達到最大化,盡可能的留白,給業主往后的生活更多可能。
04
整體把控,交出一個完美的家
“為什么有些業主入住后發現實景和設計有明顯的落差呢?一個是設計師對好的作品的堅持,另外是業主對設計師的信任度。沒有最好,只有適不適合,適合業主的生活狀態和生活習慣,未來她怎么在家中使用,我們給業主打造一個什么樣的生活場景,都是需要考慮的。設計是綜合的,不單是表面上的美麗,生活實用和情感聯系才是它的本質。”
如何給業主打造一個適合他們的生活空間?是用專業眼光去看待,用專業的知識去說服,用專業的方式去把控。“作為設計師不是一味來滿足業主的需求,我希望通過設計讓他們生活在這個空間里更加舒適,所以會幫他們做更加合理的規劃。即便有分歧,也會耐心溝通。”

▲設計師(左)與業主夫妻合影
“我是一個落地的設計師,不會去做一些脫離實際的東西,空間格局,產品落地了效果才能出來,有些設計師所做的設計里很多產品要么買不到要么去定制,花費巨額。但作為一個合格的設計師來說,預算還是需要控制的,我要讓業主用最合適的花費住最適合的房子。”
05
卷尾語
正是因為這份對于“專業專心專注”的執著和堅持,讓設計師武延玲守住初心,一次次完美的交出答卷,業主成為了她的朋友,對于她的作品非常的滿意。設計在于服務于人,舒適最好,和諧最美,真正的做到“以人為本”,深度挖局客戶的物質和情感需求,不僅會使業主感受到居住環境的舒適,還會使其感受到設計師對他們精神上的體貼和關懷,最后,順著情感的脈絡,得到了心目中理想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