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針對“法國隊奪冠,華帝啟動退全款”活動,華帝在權威媒體發布了聲明。究竟眾矢之的的“退款變退卡”、無法退款等問題是否存在呢?解讀完公開資料和華帝聲明,不得不說:華帝對爭議問題都做了一一回應,我們做出“不誠信”的判斷其實是個大誤會!

線上退卡,線下退現金,早有公示
最近這段時間的媒體爭議,主要集中在華帝的電商平臺,質疑主要集中在:消費者在參與活動時,為購買奪冠套餐是支付了真金白銀的,但是在退款過程中,返回給消費者的卻是京東E卡、天貓貓超卡等電子購物券,這與部分消費者的既定預期不匹配。
但是在華帝線上旗艦店公布的活動頁面中,我們可以看見當初退款承諾的說明中,已明確聲明線上購買的用戶是通過退卡形式,而不是退現金的形式。從這點看,華帝已經給予了消費者充分的知情權。
大家都知道,在京東、天貓、蘇寧等電商平臺,平臺推出的電子購物券是具備等值的現金價值的。以京東為例,京東E卡可以說是等值的貨幣現金,在京東消費的話是等同1比1的現金,也沒有任何附加條件限制。
在消費者上傳的截圖中,清晰表明:華帝返還給用戶的正是這種等值購物券,絕非部分媒體誤傳的“滿減券”。
據華帝方面數據顯示:截止到7月23日20:00分,線上共完成退卡數量5855單,完成退卡金額2112萬元,占“奪冠套餐”總金額的73%;線下已完成退款數量5860單,退款金額3030萬元,占“奪冠套餐”總金額的61%,合計退款總金額達到5142萬元,退款進度十分迅速。
退款受阻?退款條件早有約定
除了關于“退卡”的爭議,還有一種質疑來自于部分消費者宣稱:華帝以各種理由拒絕履行退款承諾。
對于華帝拒絕的理由,這部分消費者提供的信息主要集中在以下兩方面:延遲發貨不給退、拿了贈品不給退。
所謂的延遲發貨,是指消費者在電商平臺購買了華帝的“奪冠”套餐后,因為個人原因,自主選擇了“延遲發貨”。基于現行的交易規則和國家法律規定,沒有發貨的商品,店家不能為消費者開具對應的發票。華帝在5月30日公布的活動規則中,對消費者申請退款時提供的發票有明確的要求(開票時間在6月1日到7月1日)。同時,華帝也在規則中明確標明“發票在產品發貨后3個工作日內開具”。
從活動的公平參與來說,華帝已經在活動規則中對退款條件進行了詳盡說明,并不存在用“延遲發貨不予退款”的問題。
在華帝公開聲明中,華帝對有關發票的問題做出了進一步的補充:對因非消費者原因導致未能開具發票的,消費者仍可享受活動權益。從這點上看,華帝對消費者也是相當周到和貼心的。
對于另一個“拿了贈品不給退”的問題,我們同樣能在華帝公布的活動細則中找到詳細的說明,即,贈品特惠升級權益和退全款權益只能二選一,不可重復享受。

由此可見,華帝的事先告知義務已經十分到位。但如此大規模的全國營銷活動,部分消費者對活動細則不了解或產生誤解,也是在所難免。
針對這一情況,華帝在最新的公開聲明中,也對此部分消費者表達出真誠的理解和誠摯的歉意。縱觀整個活動的細節設置,華帝顯得誠意十足。
華帝繼續堅守誠信經營,回報社會
這次“奪冠退全款”活動中,也有一個不和諧的插曲:華帝京津代理商跑路事件。目前,京津地區受此影響,退款流程開展較其他地區緩慢。
不過,早在7月16日,華帝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關于京津地區的問題,華帝正在積極尋找并落實解決方案。同時,當地消費者有任何疑議,均可撥打華帝公示的電話,維護合法權益。
對于近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約談華帝一事,華帝在公開聲明中也進行了正面回應。華帝表示,將如期與中消協進行溝通,后續進展將在雙方的官方微博上進行公告。
作為深交所主板上市企業,華帝自1992年成立至今,一直秉持“誠信經營,回報社會”的核心價值觀。從活動發起至今,華帝的系列舉措對消費者而言,都是誠意滿滿,以公平、真實的回饋,返還給消費者,算是用實際行動對“誠信經營,回報社會”做出了優秀的詮釋。看看那些真正購買了華帝活動套餐的用戶們,在微博、貼吧等的反饋也是實實在在的好評一片,透過事實看到真相,看來,對華帝退款的質疑,可以休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