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前段時間,有媒體給大家講述了油漆的種種,然后有客官留言道,“硅藻泥好像不錯哦”,但也有客官表示“硅藻泥好像也是個大坑”。

前段時間,有媒體給大家講述了油漆的種種,然后有客官留言道,“硅藻泥好像不錯哦”,但也有客官表示“硅藻泥好像也是個大坑”。
硅藻泥是蝦米?
根據百度百科的介紹,“硅藻泥是一種以硅藻土為主要原材料的內墻環保裝飾壁材,具有消除甲醛、凈化空氣、調節濕度、釋放負氧離子、防火阻燃、墻面自潔、殺菌除臭等功能。”
▲某品牌硅藻泥產品的宣傳頁面
哇塞,聽起來真的很神奇。光是消除甲醛這一點,就能打動無數關注室內空氣安全的消費者呢!更不要說什么凈化空氣、釋放負氧離子。
但這是真的嗎?你們明察秋毫,細心體貼的小編這次就來深扒一下這神奇的硅藻泥!
1、硅藻泥是啥?
首先,我們需要搞清楚硅藻泥到底是什么東東呢?
根據2013年出臺的硅藻泥行業標準《硅藻泥裝飾壁材》,硅藻泥是指以無機凝膠物質為主要粘結材料,硅藻材料為主要功能性填料,配制的干粉狀內墻裝飾涂覆材料。
所謂“硅藻”,是一種生活在海洋、湖泊里的藻類生物。其細胞壁沉積而成的沉積巖就成為了硅藻土材料,主要成分就是二氧化硅,也就是我們隨處可見的沙子石頭的主要成分。
而“無機凝膠物質”就是把硅藻土像膠水一樣粘連在一起的物質,常用的就是石灰、水泥,或是乳膠、樹脂等,否則以硅藻土的粘連性,根本無法上墻。
所以說,硅藻泥中確實含有硅藻土,但是硅藻泥≠100%硅藻土。硅藻土含量一般在15%-30%。
從硅藻泥成分和組成來看,只要商家不濫用廉價的膠粘劑,就不會受到太大的甲醛揮發威脅。
此處插播一則小科普說明一下膠粘劑跟甲醛的關系:
現在用得比較多的膠粘劑主要是各種合成樹脂。甲醛作為一種化學交聯劑,就藏身在這些膠粘劑中。 家居 裝修中,最主要的甲醛來源就是家具、墻漆、板材中使用的各種膠粘劑。目前,甲醛濫用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低廉的價格,1噸甲醛溶液(福爾馬林)在1600元左右。
但商家一直宣稱的硅藻泥“消除甲醛”的功能真的有效嗎?
▲某品牌硅藻泥產品宣稱甲醛凈化90%
2.硅藻泥真的有“凈化甲醛”嗎?
雖然商家們一個說得比一個好聽,各種功能吹得快上天,但根據行業標準,硅藻泥功能性要求主要講究的是:
調濕性、甲醛凈化、防霉性
其中,明文規定甲醛凈化性能≧80%,甲醛凈化效果持久性≧60%。
嗯,聽起來很可靠的樣子。
但事實上,“甲醛凈化性能”的檢測方法,簡單來說就是把硅藻泥涂到玻璃片上,放進有一定濃度的甲醛盒子里,看24小時后,甲醛濃度的變化。而“甲醛凈化效果持久性”則是將實驗時間延長。
實驗結果來看,甲醛濃度真的變少了。但是,甲醛到底去哪了?真的是被硅藻泥分解消除了嗎?
事實上,與其說硅藻泥是消除甲醛的“戰斗士”,不如說是甲醛的“搬運工”。
鑒于硅藻土是多孔結構,孔隙多,所以硅藻泥具有很強的呼吸透氣性和吸附性。硅藻泥呼吸性吸附的是水分子,而甲醛分子和水分子的直徑大小或者半徑大小基本相當,且甲醛可溶于水,所以硅藻泥可以吸附空氣中的污染物,尤其是甲醛類物質。
▲硅藻泥的結構
這樣的原理就跟活性炭差不多。同樣的,和活性炭一樣,甲醛只是暫居在硅藻泥中的空洞內,并未被消除。一旦遇到潮濕空氣或者高溫環境,一樣會跑出來。活性炭好歹還能拿到室外曬一曬,但糊在墻上的硅藻泥可不能強拆下來哦!
現在市面上的大多數環保油漆,其甲醛凈化性能一般是通過甲醛凈化助劑在油漆表面對甲醛的吸附或降解實現的,基本原理跟硅藻泥差不多。但是由于油漆涂膜厚度較薄,所以吸附效果不如結構多孔的硅藻泥。
不過根據近期抽檢情況,硅藻泥的甲醛凈化性能值得消費者多留個心眼呢。
2016年7月,上海市消委會對17款產品的抽檢結果,有8款產品甲醛凈化性能低于60%。
2017年3月,中國硅藻泥行業協會發布的2016年硅藻泥產品消費者安全測評抽查檢驗結果,2件樣品甲醛凈化性能低于80%,正然、前園等5件樣品游離甲醛含量超過行業標準限值,但遠低于強制性國家標準限值。
所以消費者選購硅藻泥時,應多向商家索要相關的檢測報告哦!
3、硅藻泥中的光觸媒能消除甲醛嗎?
知道上述原理的機智消費者也不少,于是很多商家紛紛表示自家的產品里加入了光觸媒材料,能達到分解甲醛的效果,所以其硅藻泥產品具有“無光吸附,有光分解”的特性!
所謂光觸媒技術,簡單來說就是,高能量光線中的光子激發了半導體材料(光觸媒材料),產生了具有氧化還原能力的電子空穴對,可以用來分解甲醛等。
目前唯一的光催化劑材料,也就是納米二氧化鈦,需要很高能量的光子才能激發電子。
而且廣東省涂料行業協會涂裝專業委員會主任黃永漢告訴消道長,“甲醛分子量很大,其結構也很穩定(在常溫常壓下),故用自然物作用是不可能分解的,若要分解必需施加一定(幾萬大卡的熱量)能量才可分解。”
那么要想硅藻泥中的光觸媒材料產生效用,需要達到多大的光照強度呢?下面這段話摘自硅藻土基納米TiO2降解甲醛的實驗研究環境科學學報:
“只被硅藻土基納米TiO2光催化劑吸附;在8100lx的照度下,濃度為2.0×10-3mg·L-1的甲醛在14h內能被完全降解。”
lx是照度單位,根據《建筑采光設計標準》2013版,教室里的采光照度值也才450照度。8100照度是什么概念?分分鐘閃瞎你的卡姿蘭大眼睛。
所以說,想要短時間消除室內的甲醛,還是請專業的光觸媒公司吧,人家有專業的儀器,能夠達到一定的光照強度。
至于普通的光照環境下,光觸媒真的沒什么卵用……
還有一些商家宣稱“結合暗觸媒,可以無光分解”,天啊,誰能幫幫消道長,愛因斯坦的棺材蓋快壓不住了。
4、硅藻泥放射性超標意味著什么?
除了大家都很關心的甲醛問題,消道長還對另外一個問題十分關注,那就是輻射放射問題。
2016年7月,上海消委會發布了17款硅藻泥產品比較試驗結果:標稱上海璽彥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歐特飾家”品牌硅藻泥、標稱哈爾濱圣坤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生產“云泉”硅藻泥、以及標稱廈門硅藻君建材有限公司監制(標稱進口)的“硅藻君”進口批刮型硅藻泥,被檢出放射性核素限量遠高于國家限定標準,遠遠超過國家標準的限值。
其中,“歐特飾家”硅藻泥,內照射指數超標2.9倍,外照射指數更是驚人地超標45.38倍。上海消協強調稱,這三件樣品不僅不可以用作住宅的內飾面裝修,甚至不能用于建筑物的外飾面或室外其他用途。
2017年3月,根據2016年硅藻泥產品消費者安全測評抽查檢驗情況的通報,其中有一款樣品放射性檢測超標,內照射12.2,外照射16.2,遠高于標準限值。
消道長之前也說了,硅藻泥的組成有二氧化硅(硅藻土)、二氧化鈦(光觸媒材料)、膠粘劑等。怎么看,都找不到輻射源啊!那這輻射是哪里來的呢?
原因一:不良商家用天然礦石等材料冒充硅藻泥
硅藻材料本身不存在放射源,“但一些天然花崗石類也有一定的放射性物質,出現輻射放謝性超標,有可能是因為廠家采用大部份的天然石礦場的碎砂石粉充作硅藻泥,這樣能檢出有放射性物質就不足為奇了”,黃永漢向消道長解釋道。
他認為硅藻泥市場出現的種種亂象,主要是因為“目前這類產品國家尚未有一套完整的標準來規范,只有住建部公告的一個行標(即消道長之前提到的《硅藻泥裝飾壁材》),而這個標準也沒有明確硅藻泥的含量和定義,故造成各家企業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各自打擦邊球。”
目前該行業標準對硅藻材料成分的要求是“可檢出”,并未設定一定的含量標準;而且也并未約定硅藻泥產品檢測放射性核素的限值。
原因二:添加了不合格的負離子粉
吉林省硅藻泥協會會長方增倫認為,放射性的產生可能跟不慎添加不合格的負離子粉有關,因為負離子粉質量良莠不齊。
根據上海消委會的對比測試結果,6件明示有“釋放負離子”或“釋放負氧離子”功能的樣品,其材料誘生空氣負離子量的實測數值相差上千倍。
負離子一直以來都是商家拼命吹捧的賣點之一。其實,負離子是光觸媒反應后的產物之一,但是上面都提到,普通光照下,光觸媒幾乎起不了作用,其產生的負離子也少之又少,所以不少商家就想著添加負離子粉來忽悠消費者,“反正檢測報告上寫明了負離子的檢出量,消費者就會覺得這是好產品”。
“并不是負離子越多越好。”上海市建筑材料及構件質量監督檢驗站裝飾材料檢驗部主任趙敏表示,誘生負氧離子,同時會帶來次生影響,目前這一塊尚缺權威論證。
5、硅藻泥真正的好處是?
說了那么多,硅藻泥真的不值得購買嗎?
最早利用硅藻泥材料的是日本。日本四面環海,氣候潮濕,所以就想到了利用硅藻泥強大的吸水能力。
除了墻面涂料,硅藻泥還應用在吸水地墊、肥皂盒、啤酒生產和一些食品工業方面做過濾用的材料等。
所以,硅藻泥第一大好處,就是其吸水性、調濕性。對于潮濕的南方來說,可以有效地降低空氣濕度,對于干燥的北方來說,噴點水上墻,就能提高空氣濕度。
因為硅藻泥的吸水性,墻面不會出現水霧,也降低了長霉的可能;一直呼吸水汽,不易產生靜電,所以也不會吸引灰塵,容易打理,不過要是有熊孩子在墻面上用水性筆畫畫的話,抱歉,這個真的擦不到。
另外,鑒于硅藻泥的多孔結構,吸收聲音,抑制噪音的效果也是杠杠的。
以下是硅藻泥跟乳膠漆、墻紙優缺點的對比:
物以稀為貴,因為硅藻泥的產量還較低,且工藝要求較高(那些漂亮的紋理不是老師傅可弄不出來),價格較墻漆要貴一些。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