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電市場藏著大商機。公開資料顯示,小家電在發達國家的品類已經超過1000種,而在中國市場上的小家電品類卻不到200種。數據顯示,截止到2016年,我國小家電的市場規模達到2600億元,年復增長率達到10%,該行業前景巨大。近日,以酸奶機、電熱飯盒、養生壺等產品為代表的小熊電器,和黃小廚聯名推出熊醒醒早餐系列,開創了一種新的營銷方式,在小家電市場更是一種創新性的行為。
小熊電器品牌經理沙亞茹對本網記者表示,“熊醒醒”系列產品并非簡單貼牌生產,是基于深度定制下的產品,小熊電器和黃小廚團隊都參與產品材料、功能等方面的研發。業內人士指出,未來小家電產品以用戶需求及體驗為核心,創新深度定制市場大有可為。
專注創意小家電 集中精力做優做精
2016年 “十三五”規劃,提出供給側改革。發力供給側改革,利國、利民、利企。家電行業已經選擇了轉型升級之路,各企業都認識到了轉型升級的必要性、迫切性,紛紛針對本企業具體情況調整經營策略。
小熊電器品牌經理沙亞茹表示,家電行業的供給側改革,要求家電產業淘汰落后產能,將發展方向鎖定新興領域、創新領域,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很顯然,“大”已經不再是絕對優勢,求新、求強是現階段家電產業轉型升級的目標和方向,產業鏈上每個環節都在面臨新的機會和挑戰。
家電企業在供給側改革的著力點,應該著眼于消費者的需求,思考產品如何能為消費者解決生活中實際的問題,而不是閉門造車。越了解消費者,就越清楚如何產品的研發。沙亞茹解釋說: “小熊電器不是一家貪大的公司,一直專注于創意小家電的研發生產與銷售。近年來,因為銷售的提升,對產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小熊更多的是在核心技術的投入上,提升產品研發能力。在生產的配套上,除了擴張核心生產線以外,更多的是利用順德的優勢,整合優質的上下游資源,將上下游鏈條中配套環節中的專業工作交給更專業的公司去完成。小熊則集中精力做優做精,在創意小家電的領域進行深耕。”
在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推動消費升級方面,小熊電器一直引領著小家電細分領域的風潮。針對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研發創意小家電讓消費者以最便捷的方式,解決生活中的各類烹飪問題,在吃飽的基礎上,提倡吃的更精細,吃的更健康,同時提前發現消費升級的空檔,提前布局,提前研發,在消費需求成形的時候,就已經有相應的產品投放市場了。
布局線下市場 與消費者進行深入互動
“小熊電器作為一個互聯網電商品牌,除了保持在線上銷售的優勢以外,從2006年起就已經著手布局傳統線下市場,進駐全國大型連鎖商超,以體驗式營銷的方式,同步服務線上線下兩類客群。”沙亞茹說道。
相比單純的銷售來說,小熊更看重消費者的體驗,也是近年來小熊電器戰略革新的重點。目前,小熊電器正在加緊線下體驗店布局的步伐,與線下各類門店合作,開展體驗專區,增加與用戶的互動,使用戶能夠在體驗過程中快速地了解家電產品的特性,實現從賣產品到賣服務的轉型,開啟全新的家電購物方式。
據悉,2017年初,小熊與貝奧烘焙進行了跨界營銷,產品全線入駐貝奧烘焙,與消費者進行深入的體驗互動。沙亞茹解釋說,小熊希望通過跨界營銷,全面加強線上營銷所不能提供的用戶體驗,從賣產品轉向賣體驗、賣服務轉型,讓消費者先動手認知產品,由有趣的體驗被打動,從而更好的接受小熊的品牌理念和產品體驗。
布局智能化產品 不爭搶智能家電入口
伴隨著互聯網時代、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家電行業迎來了新的挑戰。智能化將成為這一時代競爭的利器,智能化生態博弈的趨勢不可避免。沙亞茹表示,小熊電器也已經開始布局智能化產品,但是由于小家電的特殊性,小熊將采取更精準的研發需求,而不是與大家電企業去爭搶智能家電的入口。更多的是將消費者的生活習慣與產品使用習慣進行聯接,但是具體的產品規劃與智能化進程,暫時還不方便透露。
在談及小熊是否考慮過產品跨界時, 沙亞茹表示,小熊不會貪大,暫時沒有跨界的計劃。2017年將是小熊品牌新出發的一年,小熊還是會繼續專注、專心做創意小家電,繼續從消費者的生活痛點出發,研發更多的小家電產品,切實的解決消費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