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黑電市場正在醞釀一場新的變局。今年,受原材料價格走高等因素影響,黑電企業的業績承壓。為突破市場存量期的增長瓶頸,除了加快智能產品的迭代而外,更多黑電廠商選擇“多元化”運營,試圖通過重整自身的白電業務,獲得新的增長空間。
日前,TCL方面宣布其空調銷售年銷量已經突破1000萬套,并提出下一階段的目標是到2020年年產銷售突破1500萬套。業內人士認為,1000萬套是中國空調行業的一個規模門檻,這意味著黑電企業的空調運營已成規模,而TCL成為繼格力、美的之后又一家實現空調產品年出貨總量超1000萬套的家電企業。
黑電廠商向白電領域加速滲透的背后是黑電市場的競爭的慘烈。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2017年《世界品牌500強》近日揭曉,中國入選的37個品牌中,長虹因發布人工智能戰略成為唯一進入榜單的中國彩電品牌。而創維、海信等品牌均未入榜。
近兩年,黑電企業雖然在彩電的智能化上“玩”得熱鬧,并陸續推出人工智能電視,不過,全球彩電行業中所謂的人工智能同質化現象依舊嚴重。在人工智能領域走得較早的長虹,此前推出全球首款聲紋識別Q5K人工智能電視,將全球電視業帶入AI3.0時代。不過,此后黑電產品的智能化落地并未有實質性突破。
家電業分析人士洪仕斌認為:“在多重壓力下,黑電企業必須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而較為穩定的白電,成為大部分黑電企業的選擇。黑電和白電在制造、銷售渠道等方面有相通之處,這讓黑電企業進入白電有較大優勢。”
實際上,早在十年前,黑電廠商就紛紛向白電領域進軍。美的很早就入主華凌、科龍吞并威力建白電產業鏈;TCL也曾與東芝在電冰箱、洗衣機領域成立多個合資公司后,又在青島等地建設冰箱基地;康佳等黑色家電巨頭也在近年紛紛加快在白電市場的擴張步伐。不過,黑電巨頭們雖涉獵白電業較早,但做得規模較大的并不多。
TCL內部人士介紹,目前TCL空調在廣東、武漢、九江等5大生產基地年產能達到1200萬套,產品涉及分體機、整體機、多聯機、輕商等十余個品類,家用空調擁有21個系列產品。此外,TCL空調的海外業務遍及全球近200個國家和地區,其自有品牌業務銷往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表示:“由于受行業增長空間趨緊的影響,黑電廠商向白電領域布局的步伐明顯加快。黑電廠商大部分較早的進入白電市場,在這一領域已經布局數年,如今已成氣候,開始向白電強勢品牌發起一波挑戰,未來白電領域的競爭將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