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家電服務產業規模將達萬億 轉型迫在眉睫
[中國家電網]據中國家用電器服務維修協會預測,到2020年我國家電服務產業規模將達萬億,服務由售后轉向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的趨勢已經越發明顯,而進入互聯網+時代的家電服務產業也亟需轉型。
萬億市場待深度挖掘
日前,中國家用電器服務維修協會舉行了媒體溝通會,討論了我國電子電器服務業發展及現狀。中國家用電器服務維修協會趙捷表示,到2014年,我國電子電器服務業傳統四項服務收入(維修費、安裝費、上門服務費和零配件費用)達到1956億元,同時新興新型服務業務還有接近2000億的規模,2014年整個電子電器服務行業的規模達到將近4000億,預計到2020年整個行業的規模能達到萬億。
中國家用電器服務維修協會劉秀敏指出,電子電器服務由售后轉向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的趨勢已經越發明顯,服務不再只是壞了修的售后維修服務,服務不再只限于個人和家庭領域,還有龐大的公共市場,互聯網+時代凸顯服務的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性,沒有服務的產品就沒有市場。
劉秀敏指出,當前電子電器行業對服務的理解還存在誤區,過去一直把服務定義為第二產業制造業加工工業的修理業,以致服務部門成為躲在銷售部門后面的一個不創造價值的小部門,截至目前,還沒有哪個家電企業發布過服務戰略。
劉秀敏認為,電子電器服務業必須向社會化服務轉型,其具體內涵為從服務產品到經營用戶,從封閉體系到共享體系,從集中式呼叫中心到對接用戶和服務提供者。“一定要瞄準用戶,轉向真正意義上的服務。”她強調說。
互聯網+為轉型創造機遇
在劉秀敏看來,目前電子電器服務業在社會化轉型方面還面臨著幾重挑戰:現有服務體制陳舊、傳統服務成本提升以及新模式新技術的沖擊。然而,互聯網+卻為行業轉型以及全產業鏈資源整合提供了機遇和想象空間。
目前,集電子電器銷售、安裝、維修于一體的專業化、平臺化、移動互聯網化的服務平臺已經陸續出現,如e快修。這些平臺的出現,有助于打破電子電器服務行業現存的人員匱乏、配件不流通和技術壁壘等頑疾。
e快修負責人表示,將用三到五年時間把e快修打造成一個全國統一的第三方服務平臺,既能夠向渠道商開放,也能向制造商開放,并計劃在2016年招募2000家全國服務網點。
為了推動電子電器服務行業的轉型和發展,由中國家用電器服務維修協會和中國電子商會共同主辦的主題為“局變全盤——服務共享·一騎絕塵” 的“中國電子電器服務業盛會——2015年集群發展大會” 將于10月20—21日在浙江寧波召開,會議除聚焦于移動互聯網時代電子電器服務業的發展大勢,還將引入互聯網、金融資本、創業者等多種領域的業內精英,為行業一起獻言獻策,共謀產業發展。(陳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