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差異化經營是生存發展的主要前提
由于家具行業科技含量和投資規模的局限性,造成行業的“門檻比較低”,門外漢很容易成為“門內漢”。又由于家具的種類和款式非常多,專利保護比較難,也給模仿者提供了機會。每年的國際展會和國內展會成了模仿者的課堂。企業斥巨資開發的新產品只要被市場承認就會迅速地行業化、規模化生產,好產品往往曇花一現。
以前,一個暢銷產品的生命周期是2~3年,而現在卻縮短到不到半年,市場的同質化讓許多大企業苦不堪言。而消費者在幾萬平方米的家具商場里又被同款式、同顏色、同材料和同價格的家具弄得眼花繚亂而不知所措。同質化的市場渴望著差異化的良方。
四、家具設計將從產品設計走向企業設計
家具作為走進家庭,貼近生活的特殊商品,必然在現代生活潮流中扮演個性化角色。個性化的塑造和情感化的培育離不開“設計”。各類設計師紛紛走上家具舞臺,家具企業紛紛向國外和設計專業院校的人才招手。產品設計,家具展廳設計,家具擺場設計,產品形象和企業形象設計方面的人才都將成為家具行業的短缺人才。家具行業正緩慢地從設計產品、設計賣場逐步走向設計生活的更高境界。
五、綠色家具產品將成為必要條件
明天“綠色家具”將是你進入市場的入場券。中國的家具企業開始用質優和綠色環保為賣點進行市場的重新洗牌。加入WTO加快了中國家具綠色發展的步伐,出口繞不開綠色壁壘,國內逃不過環保的眼睛,中國家具與國外家具巨頭正進行面對面的交鋒。
但是,國外家具的綠色壁壘卻已高高砌起。據了解,歐美各國、澳大利亞與新加坡等國家的綠色家具普及率近100%,日本和韓國也將近50%,許多國內的“合格”家具由于遠遠達不到西方的“綠色標準”,只能眼睜睜地失去一個又一個訂單。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中國的家具消費者會把綠色家具作為“合格”家具的必要前提。
六、消費周期縮短,產品文化含量增加
家具市場的發展帶動了消費心理的變化。以前我們的家具是可以傳承幾代的人,紅木家具的增值表明了古代家具消費的長久性,我們的父輩多多少少都繼承過祖輩的家具,堅實耐用是家具質量的代名詞。
隨著房地產業的發展和現代生活質量的迅速提升,時尚把歐美風格帶進了中國市場,歐洲的古典,北歐的簡約,實木、板式和玻璃、金屬家具的豐富多彩。豐富的家具產品極大地增加了消費者的選擇范圍,時尚的變遷帶動了消費者的心態變化,人們開始注重家具的流行,家具的消費周期正悄悄地縮短,家具的文化含量逐步增加,中國人的消費觀正悄悄地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