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消息,自從長虹亮出CHiQ三板斧以來,經過一個多月的發酵,引起的風波不但沒有平息,反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形成如火如荼的“CHiQ現象”。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長虹通過CHiQ家電展現出一流的思想和一流的執行力,不斷“讓想象發生”。
一流的思想:與用戶“親密接觸”
在長虹創新設計中心,有一個團隊叫“用戶體驗部”,就是業內俗稱的UCD團隊,在2006年成立,如今已從最初的4、5個人發展到現在的幾十人,擁有心理學、社會學、統計學、電子商務等多專業背景的技術人才。據媒體報道,長虹的產品開發,從產品概念、產品設計、產品研發、上市推廣到售后服務,整個產品生命周期都需要系統研究用戶體驗,及時與用戶進行全方位互動,根據用戶反饋結果進行迭代創新。
據了解,長虹每展開一個項目,往往會進行5000乃至上萬次調研,掌握成千上萬個調查樣本。UCD項目負責人譚軍云認為,在互聯網時代,用戶最看重的是體驗,一個細節的體驗感受不好,他可能就會放棄。像傳統的電視產品就有操作復雜、內容獲取不便捷和觀看不可移動等問題,而擁有“四看”功能的CHiQ電視直奔用戶的痛點而去,徹底解決這三大核心問題,向用戶展示了一個基于完美體驗的解決方案。
長虹家電產業集團智能技術總監李昱兵介紹,這種調研一般內外結合,除在全國范圍內展開用戶研究和數據分析挖掘工作外,還會在企業內部安排調研項目,“我們也找了很多員工,產品有了雛形先讓他們來用,讓外部和內部的用戶一起研究究竟有哪些問題。”
李昱兵還透露,CHiQ空調最初有多個研究方向,當向董事長趙勇匯報的時候,其他方向都被否決了,因為他認為并沒有達到與長虹的家庭互聯網戰略相符的程度,就是僅僅從控制和溝通的角度來考慮,而沒有做到以人為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長虹與用戶的交互是持續不斷的。擁有先進的圖像感知技術的CHiQ冰箱,會把食物圖像匯集到云端,形成一個龐大的數據庫,經大數據分析后即可形成決策依據,通過更新軟件進行迭代升級,為用戶帶來更完善的使用體驗。
一流的執行力:把自己當成用戶
強大執行力源于思想認同。CHiQ空調研發團隊特意設計了一間特殊的辦公室,放有空調、沙發、椅子、毛毯等各種家具,專門演繹各種場景。管理層經常集中在這間辦公室里,進行開發、通報等各種工作。“就是把自己當成用戶,如果你自己都不滿意,你怎么令用戶滿意?”長虹CHiQ云設備中心研發負責人岳高強說。
為測試CHiQ空調的紅外陣列算法,紅外算法設計師李長城和王彪親自做“模特”,在零下5度的環境下只穿了薄薄的內衣,在35度的溫度下穿著厚厚的羽絨服,往往在實驗室里一呆就是5個小時。
事實上,CHiQ家電的測試異常嚴格,每當一項功能開發完畢,技術人員會從各個角度,如可靠性、質量等方面做實驗,“我們做得非常嚴格,無論是硬件的可靠性,還是軟件的可靠性,包括CMI評估平臺,都是做得比較深厚的。”一位研發人員表示,既然以用戶為中心,要帶給客戶最舒適的感受,那肯定要有嚴苛的驗證。
CHiQ空調的發布會結束后,研發團隊的成員叫喊著跳起來,擁抱在一起,就像足球比賽中進了一粒“金球”。長虹空調技術研究所綜合室主任薛松表示,一是因為大家把自己也當成了消費者,發現產品能夠真正地打動用戶,所以才這么開心;二就是好不容易成功了。
那段“痛并快樂著”的日子,讓所有人都難以忘懷。據了解,很長一段時間里,CHiQ團隊都是每天早上八點半集合,工作至凌晨兩點鐘解散。岳高強回憶說,“很多人小孩都還小,我那會開玩笑,說小孩都不認識你,因為每天早出晚歸,回家后就睡覺。”
一位業內人士認為,在風云波譎的家電行業,僅有一流的設計思想,執行力卻是二流,很難做出讓消費者滿意的產品;二流的思想結合一流的執行力,也僅僅能夠初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只有像長虹一樣,擁有一流的思想和一流的執行力,才能讓想象發生,夠把控行業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