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傳統的謙遜和尊重
項目名稱:緣•融 (隨緣、融合、包容)
項目地點:北京亦莊萊茵河畔8號樓
面 積:100平米
設計風格:現代簡約
業主需求:這套房子主要是滿足夫妻倆人的二人空間,平常幾乎沒有什么外人來,孩子在國外也不回來,所以不一定按正常家庭去設計,如餐廳可以不要,主次衛的區分可以不用,廚房做飯時很少,可以開放,收納、展示空間盡量多,喜歡喝茶聽音樂、寫作,工作是某報社副總編,喜歡旅游及收藏各地文化
主要材料:大理石、瓷磚、木質、玻璃、乳膠漆、瓷磚、地板、斷橋鋁門窗、衛浴、凈水設備等
本案采用簡約主義的設計風格,使整個空間更具生命力,既符合現代人對時尚、潮流的追求,也默契了這個年齡段客戶的生活方式——安逸、舒適、恬靜、自然的心態。同時,沒有簡單地讓客戶在歐式、田園、中式中固化選擇,而是依照客戶的文化背景,讓中與西,古典與現代、白色與彩色、木質與玻璃、玻璃與大理石之間在一個溫馨的空間和諧統一。達到一種豐富但不凌亂的圓融(緣•融)。
首先在設計中,設計師與業主相互尊重,這一點在設計中是極其關鍵的,我們有幸遇到了本案業主,我們的設計宗旨是:以簡單中求大氣,在簡約中包容萬物,不受年代、風格、及傳統的束縛,本案自始至終一直把握之,使其貫穿于整個設計之中,在空間的尺度與均衡比例及空間與功能劃分和松緊對比舒適關系上,設計師思之又思。中國畫以及篆刻藝術中有句古話,叫做“疏可走馬,密不容針”就是疏密有致,有張有弛,也就是古人的這句話時刻提醒著我,不同的功能空間體現著相應的性格和表情,人性化的體現及生活方式的歸納與升華,正是整個設計的靈魂所在。
設計手法和符號上設計師采用了大量的留白,運用減法的手法,含蓄內斂,內涵與風格相融,最終以設計師與業主的修養決定了設計作品的好壞和品位,整套作品可以說是設計師與業主文化沉淀的結晶,也是設計師與業主對傳統的謙遜和尊重。
“靜能生定,定能生慧。”讓簡潔的白墻,時時等待著在生活中再次遇見新文化的緣分,復古的元素,承載著中西的融合,水乳交融,融會貫通。
空間上運用了傳統的對稱和軸線的合理穿插,使整個空間顯的靜而端莊、簡而不空。
進門相對的埡口處理上,打破了傳統埡口的處理手法,用兩側的柜子巧妙簡單的避開了埡口的出現,從而引出了此案空間設計的亮點,即門廳、過道、玄關、衛生間、書房等幾處空間的巧妙借用,使得整個居室空間顯的靈動而有序、空曠而順暢,起到了空間的延展效果。
本方案為老房改造
改造前,進門對著的不是現在的玄關墻,是一半亞口,衛生間原來被改的是斜的,很小很堵很亂很暗,客廳陽臺的右邊,原來是凹進來的,放空調室外機的。
改動后被擴出去了,這樣陽臺方正了大了,原門庭和客廳在原墻做出了很厚的造型,影響了空間,陽臺和廚房門原來都是門連窗,改動后的衛生間和書房都變成了開敞式的了,使空間和采光更大化了,也符合了客戶過兩人世界的要求
陽臺上的水幕墻是原來的柱子,
改動后最為突出的是一進門對著的亞口改為正對著戶門了,亞口上梁的處理改變了進門正對亞口的感覺了,而是進門正對玄關了,而玄關被巧妙的設計成衛生間與過道之間的隔斷了,所以進門的進深延長了,空間變整變大變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