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和溫州是全國水龍頭生產的主要基地,其生產銅質水龍頭的數量占市場總量的近一半。然多數水龍頭企業為了壓縮生產成本,對國內市場供應的銅質水龍頭,基本上都是使用廢品加工回爐后煉制的黃雜銅。其中這些銅材質中含鉛量的超標,就造成了現在居民飲水的安全困擾。
“想擁有一個健康的飲水環境,家里水龍頭的選擇很重要,而打造一個優質的水龍頭,我們在水龍頭銅的材質選取和工藝上都不敢馬虎。”在記者的走訪中,作為多年來為歐美大品牌衛浴做代加工的臺州維莎衛浴如是說。就現在大家關心的健康安全飲水問題以及前段時間沸沸揚揚的鉛中毒事件。
下面維莎水龍頭教大家簡單幾招:如何辨別一個水龍頭用銅的好壞。
看色澤: 看色澤,似乎從成型的水龍頭較難看出。但消費者還是有必要了解下,好的黃銅棒和銅錠都是呈現紫黃色,而劣質黃銅棒的顏色發暗,與標準的黃銅棒有一定的差距。

評等級: 業內把標準的59#-1銅叫特A級銅,而這種特A級銅只有在給大牌貼牌生產水龍頭或者生產出口用的水龍頭時才會用,而供應國內市場市場的水龍頭能遵循此標準的不多。而低于59#-1的銅還有很多,比如58#-1、57#-1等等被稱作A級銅,而低于57#-1的均屬于一般銅。
講工藝: 水龍頭的制造工藝流程為“銅錠→溶解→澆鑄→鑄后清理→鑄品檢驗→機械加工→公差檢驗→試漏→研磨→表面檢驗→電鍍→電鍍檢驗→組裝→試水試漏→成品檢驗→包裝→出廠”。在銅澆鑄工藝這塊,低檔水龍頭用的是翻砂澆鑄,高品質水龍頭用重力鑄造、比較新的技術是壓鑄,一次壓磨成型。
比價格: 目前市場上的水龍頭,基本上有三分之一的銅質水龍頭產品鉛都超標。如果說每只水龍頭的價格成本在100元,而使用黃雜銅作為原料的成本不足50元,能節約近一半的成本。所以消費者如果想購買一個好的水龍頭,那么低于這個成本價格的水龍頭產品你就需要慎重考慮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