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不同的聲音,窮設計就如同過去的窮書生一樣,又如同不得志的知識分子一樣,這是事物的辯證關系所在,也是矛盾的轉換。
設計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好的,盡管經過專業的培訓,也一樣是大浪淘沙,盡管很多人刻苦的學習設計,但最后還是改行做別的事情。
很現實的就是,現在很多的設計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困難,為了生計,只有到 家裝 公司去當業務員或者實習,把學到的專業暫時的放棄在一邊,先賺取維持生計的生活費,還有很多是向其他的設計師學習談單簽單,拿返點的技巧,多數的落腳點都在返點上;偏離了設計的主旨;這樣惡性循環,造成了對設計境界的追求的努力;一味的演變成利益型的設計師,最大的利益獲得者是所在公司。
窮設計到富設計,我認為除了個人主觀的努力之外,最關鍵的是客觀因素。主觀上要確立自己發展的目標和方向,也就是要有想法,想法和心態準備好了,就是客觀的條件了;首先,要看自己所處的氛圍,是不是可以促進自己想法的實現;其次,是看有沒有能力強的人能夠幫助你;然后,就是有沒有被關注;繼而,就是有沒有機會繼續深造,提高自己;最后,能否融入到交流之中,形成自己的獨到設計思想,影響到周圍的人。
現在分析這三點客觀存在的因素:
一、要看自己所處的氛圍,是不是可以促進自己想法的實現;
這一點就是看你是否在一個好的工作氛圍中工作,有一群積極向上,認真設計的同事,為客戶盡心盡力在做設計,而不是消極的,把精力放在返點和消磨時光上,每個月簽幾個單子就認為是了不起的人物,設計水平一團糟,還沾沾自喜;這樣的人多了,就會起到負面的影響。
其實,很多的 家裝 公司就存在這些問題;同時,材料商也是對這些人進行追捧,讓他們感覺到水平很高;是擁有了財富,但是精神是空虛的,這種虛榮心的形成,百害而無一利。
二、設計師氛圍低調和張揚,還有中性個性,所以至于哪一類都有成功與沒落的,這是事物發展的規律,低調的設計師會被周圍和張揚的設計師所帶動,推向社會,中性的一樣會有此機會;關鍵是有沒有合適的機會,被媒體所發現和推薦,這就是是否會被引起關注。最重要的是,設計作品是否能夠得到公認,并且為人處事的品行,都是聯系在一起的。
三、在從事一段時期的設計工作以后,自己有沒有能力和精力去尋求再次深造和提高的機會,這是作為設計人員提高和發展的必然的過程,這也代表要具有謙虛好學的上進心,不斷的進去精神,一個人如果沒有進取心,也就如此而已了。
四、設計的過程中和思考中,是否能形成或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以及能否積極的參與到設計的交流聚會當中,也是很有必要的;因為獨到的見解,會影響到其他人,是別人從中得到想要和提高的觀點。同時在交流過程中是否能表露自己的觀點,得到認同,這都是成功的條件。
簡要的分析了一些狀況,窮設計不是絕對的窮,但是富設計也是相對的富,窮和富是矛盾的統一,這種矛盾是可以相互轉換的;只是轉換需要上述的條件作為介質,富設計不僅僅是個人擁有的財富,更大程度上應該是精神富有,朋友富有,客戶認同,良好的口碑以及富有的社會資源。
不具備一定的條件,想成為真正富有的設計師,只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