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了錢的要享受服務,服務了的要收錢……因為水、電、暖及物業等費用收繳問題不斷,蘭州住宅小區業主和物業公司之間的沖突時有發生。藍天翠園“焊門”事件還沒平息,金昌路廣武門等10個小區又因“巨額水費”無力墊付,物業公司一紙“停止收費函”將物業維權行動再次推上了風口浪尖。業主和物業公司究竟為什么喋喋不休?西部商報記者歷經10天,深入各大居民小區展開調查。
一紙“停止收費函”
拉開物業維權戰
昨日中午,在關于住宅小區物業業主沖突頻發的現狀調查采訪中,西部商報記者在蘭州市物業協會發現一份“分量不輕”的函。這份函件分別遞交給蘭州威立雅水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其城關營業站,而起草單位是位于蘭州市城關區嘉峪關西路附近的甘肅宜家物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宜家物業公司)。該公司在這份“關于水費由供水部門向最終用戶收費的函”中稱,“因我公司與貴單位從未簽訂委托代收代繳合同,經研究決定:從2009年4月1日起不再代收住戶水費,請貴單位直接向最終用戶收費。”
采訪中,宜家物業公司負責人洪波經理證實,公司轄區共有10個小區,2000多戶業主,從2004年至2009年,他們共墊付代繳巨額水費達15萬元,電費近25萬元。如繼續墊付,公司將陷入生存困境,因此,他們才按“物權法”遞交了這份函,這樣做是完全迫于無奈。
就此,金昌路廣武門小區一位業主代表說:“水表、電表顯示多少,我們就繳多少,其他費用我們不愿平攤。”
鐵門被“焊”
藍天翠園物業狀告業主
位于蘭州市七里河區西站雙洞子附近的藍天翠園小區,建筑面積只有2萬平方米,在高樓林立的蘭州市并不起眼。但由于該小區業主將物業公司的鐵門全部焊死而在業界引起轟動,連日來名聲大噪。
“焊門”事件的導火索是小區內兩百余戶業主的老式電表被蘭州藍天翠園物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藍天翠園物業公司)悄然更換。很多業主對物業公司這種的“霸王”做法感到不滿。“我們自己的電表,為什么不打招呼就拆了?”面對業主的質疑,藍天翠園物業公司經理高亮認為,換成智能電表其實大家都方便,但在換表之前,物業公司只在小區內發出告示,確實未征求業主意見,也未提費用的事。
2008年12月6日晚,部分業主將物業公司的辦公室、財務室、庫房等的鐵門焊死。然而“封門”事件后,麻煩也接踵而來:有業主用完了電卻無從充卡,導致停電……7天之后,藍天翠園小區業主代表以“藍天翠園小區業主委員會籌備小組”(以下稱業委會籌備組)的名義向七里河房管局遞交了《強烈要求解決業主問題的函件》。之后,該小區“業委會籌備組”拆除了物業公司安裝的IC卡智能電表,安裝了自購的IC卡電表。
藍天翠園小區業委會副主任何昌忠說,去年11月28日,藍天翠園物業公司在小區內貼出告示稱:智能電表的價格是385元,加上10元的工本費和10元的預交電費,每戶業主需交405元,但他們自購的電表才不到200元,業主們不會接受物業公司一相情愿更換電表的做法。“不管怎樣,我們愿意自己管自己,我們的業委會已通過房管局備案,不會接受藍天翠園物業再次進駐小區。”對于以后,何昌忠態度堅決。
昨日上午,西部商報記者來到藍天翠園小區,這里只有4棟樓。小區南側的一排原物業公司辦公用房被焊后,再也沒人入內。小區業委會工作人員正在一間平房內給業主進行充值服務。
隨后,西部商報記者電話聯系上藍天翠園物業公司經理高亮。高亮稱,藍天翠園小區部分業主的封門行為嚴重侵害了他的權益。他已向法院提起訴訟,追討11萬多元的損失。
墊付巨額費用
蘭州六成物業公司虧損
在業主和物業公司的權益紛爭中,宜家物業公司和藍天翠園物業公司僅是個別現象嗎?
蘭州市房地產管理局物業管理處高旭副處長坦言,這種問題在蘭州市住宅小區很普遍。而導致出現這種尷尬局面的最直接原因,與目前物業公司的水電暖代收制不無關系。他表示,蘭州燃氣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蘭州有線電視等行業,從上門收費到維修服務,都是”點對點“服務,直接向終端用戶收取費用。
西部商報記者從蘭州市物業協會了解到,目前,蘭州市總共有450家物業公司,而僅2008年,業主投訴的就達400多條。而因墊付水電暖巨額費用而經營虧損或生存陷入困境的物業公司卻占到60%。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說, 因為不能隨意停水停電,物業公司只能自己先行墊付。
采訪中,蘭州長虹物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張同銀經理介紹,截至目前,他們小區業主長期拖欠、不繳納物業費金額在3萬元左右,他們已在小區里張貼告示第一次公開催繳。